×

内蒙古包头:建设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到2025年光伏装机达到4GW

发布时间:2021-11-22 浏览次数:782次

字体:

返回

近日,内蒙古包头市发改委发布《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,文件指出: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。提高传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,抢抓新一轮能源革命机遇,以风能、太阳能、氢能、核能、煤层气为重点,围绕新能源的生产、相关设备和零部件制造、形成以新能源为支撑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、建设新能源产储供运销体系、新能源相关配套服务,形成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,到2025年,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。

打造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。大力发展单晶硅、多晶硅、负极材料、特种玻璃、特种陶瓷、特种水泥、隔热保温节能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,巩固优化单晶硅产能规模,加大通威晶硅二期、晶澳太阳能、弘元新材料单晶等项目推进力度。引进光伏玻璃、特种陶瓷等生产企业。培育发展集成电路材料,引进鑫晟集电半导体硅棒硅片、佑印越半导体级高纯碳制品、超纯集成电路级热场制品等企业,加快发展碳化硅、有机硅、硅橡胶等产业,不断完善硅材料产业体系。充分利用石墨资源,推动杉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全面投产达效,引进方大炭素、九通炭素等企业,建设高纯石墨、可膨胀石墨、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石墨炭素制品新材料项目,做大石墨材料产业,推动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壮大。到2025年,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70亿元。

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先进化工新材料领域:支持通威二期4万吨晶硅、新特能源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、晶澳太阳能20GW、阿特斯阳光能源7GW、美科硅能源12GW、豪安能源12GW、弘元新材料25GW单晶拉棒等项目。到2025年,力争光伏材料深加工产能达到100GW以上,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;支持杉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全面投产达效,支持高纯石墨、可膨胀石墨、高功率石墨电极等石墨炭素制品新材料项目建设。到2025年,力争实现产值70亿元。

大力发展现代能源产业。着力优化能源结构,加大传统能源技术改造,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。加快制定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加大风电、光伏等开发建设力度,延伸新能源链条,以风能、光能、氢能、核能、储能为龙头,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相关技术服务产业集群,坚持清洁低碳化方向,加快用能方式变革,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用能方式,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。

大力开展新能源建设。着眼碳达峰、碳中和,大力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。立足全市拥有3700万千瓦风电可开发量和2800万千瓦光伏发电可开发量优势,建设高效益、智能化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。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首期160万千瓦风电项目,推进一批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、“风光氢储一体化”项目,集约化推动风电、光伏开发建设。选择风光资源和电网接入条件较好地区,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分散式风电、分布式光伏和风电清洁供暖项目。依托新誉煤层气抽采综合利用示范项目,统筹建设煤层气输气管道和液化、压缩、加气站等配套设施,推动石拐矿区煤层气的合作勘探和煤层气开发利用。到2025年,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,光伏达到400万千瓦,产值约90亿元。

提升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和外送能力。加快实施跨越大青山500kV输电通道工程建设,推动包铝、希铝共303万千瓦自备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,有序推进690万千瓦公网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,加快美岱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,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200万千瓦时储能,加快新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。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,依托蒙西地区新建的特高压外送输电通道,加大新能源电力外送。

打造风光氢核储产业集群。打造风电产业链条,引入金风科技、特变电工、青岛天能、三一重工等风电开发和装备制造企业,形成永磁直驱机组、风机叶片、塔筒等风机完整产业链,提高风机整机的本地化率,带动稀土、钢铁、碳纤维产业快速发展,形成年产1000台3兆瓦以上直驱风制造能力。打造光伏产业链条,巩固优化单晶硅产能规模,重点发展单晶硅、氯化硅、碳化硅、有机硅、硅橡胶产业,不断完善从硅料到铸锭、拉棒、切片、电池片、组件、支架、背板、逆变器的光伏装备产业链。推进北奔重汽与宝能集团合作进行整车制造,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和配套产业集聚,开展燃料电池系统、核心零部件、测试验证技术业务。推进包头核科技创新示范产业园建设,加快发展重水堆、压水堆、高温堆等核电燃料制造,提升核燃料生产能力,重点推动天然铀一体化区域产业链等项目建设,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建设。加快发展电化学储能产业,积极引进电力储能装置制造项目,发展以锂电池、镍氢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,顺应大规模新型压缩空气储能、化学储电、高温超导磁储能等先进技术和关键材料发展趋势,开展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装备产业布局,打造电力储能应用市场和制造中心。到2025年,力争风光氢储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。

构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用能方式。推广以新能源为支撑的绿色生产、绿色生活用能方式,在机关办公建筑、学校、医院、大型场馆等公共建筑,应用热泵、电蓄冷空调、蓄热电锅炉、屋顶光伏电站、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等清洁采暖技术替代常规火电供热;率先在二〇二厂区和家属区实施城市低温供热堆示范工程。培育风光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产业,加强工业副产氢提纯利用技术应用,围绕氢冶金、氢化工和氢交通等领域,发展绿氢经济,推进美国空气产品公司、清华工业研究院、明拓集团和金风科技的合作,着力建设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。在主城区和城关镇布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和加氢站,优先在公共交通车辆、公共服务车辆、出租车和公务车辆等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,推动北奔、北重等企业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。到2025年,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%以上。

加强新能源科技创新。争取国家、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,开展大规模储能、氢能、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前沿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,增强自主保障能力,促进能源体系转型升级。加快发展综合能源、智慧能源,利用智能化、数字化手段形成多种能源协调互补、综合利用、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,缓解能源供需矛盾,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,保护自然资源,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
现代能源产业重点项目风能、太阳能领域:在资源丰富地区按照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、“风光氢储一体化”等模式,进行风电、光伏项目集约化开发;因地制宜开展分散式风电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;加快跨越大青山电力送出通道建设;重点引进金风科技、上海电气、天能重工等风电装备制造以及协鑫能源、天津中环、亚洲硅业等光伏装备企业。




特别声明: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内容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